星闻速览 | 「2025 新动态 新视野」海目星九月新闻热点追踪

2025-10-11
企业新闻
画板 1 拷贝 2.png


星动态.png

01
深海第二届“工会杯”技能竞赛圆满落幕

9月26日,龙华区2025年“匠星龙华”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暨海目星(深海)第二届“工会杯”职工技能竞赛在深圳君子布厂区举行。来自3C交付中心、锂电行业中心等部门的40名选手在电气装配与机械装配两大赛场同台竞技,现场比拼速度、工艺与功能,充分展现海目星员工的专业实力与工匠精神。比赛不仅激发了一线员工钻研技艺、追求卓越的热情,也进一步营造了“以赛促学、以赛提能”的良好氛围。

·

·

·

技能竞赛.png


02
苏海接待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来访

9月18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学生走进苏海,开展岗位认知实践。公司代表谢露婷热情接待来访师生,介绍了苏海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招聘需求及岗位职责,帮助同学们更清晰地认识行业就业方向。通过此次实践,学生们不仅开阔了视野,也增强了对新能源行业的理解,激发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活动充分展示了苏海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与活力,彰显了公司在协同育人,助力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与担当。

学生参观.jpg


03
深海参加君子布社区安全工作部署会

·

·

9月28日上午,海目星(深海)应邀参加君子布社区举行的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及“百日攻坚”行动安全工作部署会。会议聚焦道路交通、消防、居家安全、疫情防控、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要求各生产经营单位切实做好节前、节中、节后的安全管理,共筑平安防线,确保国庆中秋“双节”欢乐祥和。

社区安全工作部署会.jpg



星视野.png

锂电

1、9月22日,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到,推动能源存储装备规模化应用。聚焦构建安全高效、多能互补的能源存储技术体系,发展大容量、高参数、长寿命、高安全能源存储装备,推动一体化、多场景应用。推动建立高安全、高可靠电池储能装备体系,研制长寿命、宽温域、低衰减锂电池、钠电池、固态电池关键装备,构建低成本长时钒基、铁基、有机等液流电池装备体系。


2、9月1日,比亚迪发布产销快报,其8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3.175GWh,1-8月累计装机总量约为180.051GWh


3、近日,由宁德时代子公司普勤时代(CBL)、印尼国有矿业公司ANTAM与印尼电池公司IBC组成联合体共同投资建设的印尼镍资源和电池产业链项目,在印度尼西亚举行奠基仪式。项目未来总投资额近60亿美元,规划年产电池可支持20-30万辆电动汽车,并将进一步拓展至储能领域。


4、9月3日,据外媒报道,LG新能源宣布已与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公司签署了供应协议,总容量达到107GWh。报道显示,本次签署的供应协议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与梅赛德斯-奔驰的合同,约定在2028年-2035年期间,LG新能源向其供应32GWh的电池产品;其二是与梅赛德斯-奔驰附属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在2029年-2037年期间,LG新能源向其供应75GWh的电池产品。


5、8月30日,甘肃省兰州新区年产30GWh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一期总投资近30亿元,规划建设4条生产线包括2条314A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生产线和2条30A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生产线,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0GW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产能。


6、天奇股份9月1日公布,近日,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亿纬锂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共同构建锂电池“制造-应用-逆向回收-再生利用”全链条闭环体系,通过强化回收网络布局、高效分选与再生利用等逆向供应链环节,共同构建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绿色价值链闭环,提升产业链韧性,引领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7、9月2日,敏实电池盒高竹生产基地签约活动在四川省和重庆市共建的川渝高竹新区举行。敏实集团与川渝高竹开发公司达成协议,前者投资5亿元,在川渝高竹新区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盒生产基地,项目将建成7条电池盒生产线,涵盖焊接、激光切割、冷链接、涂胶、机加工等先进工艺。


8、9月6日,宜昌市政府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宜昌楚能二期投资协议;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项目二期规划年产能约80GWh,研发生产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PACK模组等新能源产品。


9、9月8日,宁德时代投资的“时代高性能锂电池项目”签约落户福建厦门,规划建设年产能约80GWh的全智能化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线,项目预计于2026年6月完成主体建设,达产后年产值超400亿元


10、9月8日,固态离子能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总部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湖北武汉经开区军山科技城举行。据悉,该项目未来将建成小试与中试线、PACK样品试制平台,还将落地1条0.2GWh产能大试线,实现“软包+方壳电芯”批量生产。


11、9月9日,星恒电源与京东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推出高品质、大容量锂电池,全面适配市场主流电动车型,消费者无需换车即可实现铅酸电池向锂电池的轻松升级。双方将整合星恒技术优势与京东平台资源,把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锂电池推向市场,重塑两轮车出行能源生态。


12、9月8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在匈牙利的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年初开始生产。宁德时代在匈牙利东部的德布勒森市投资了73亿欧元,旨在为宝马、Stellantis 和大众汽车等汽车制造商扩大欧洲的电池生产。


13、9月8日,多氟多披露其电池产能规划,预计到2025年年底公司将形成超20GWh的产能。2026年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安排扩产计划,大概率年底形成超30GWh产能的规模。今年动力领域业务占比预计维持40%-50%区间,明年随着产能增长,相应占比约30%左右;同期储能业务占比将提升至50%-60%;两轮/三轮车市场占比10%。


14、9月15日,星恒电源与小牛电动正式签署微刀电摩锂电池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微刀电池及电摩产品联合研发展开深度合作,并达成规模达3GWh的锂电池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进入全新阶段。


15、9月16日消息,亿纬锂能成功进入小鹏MONA电池供应体系。后续车型基础版本规划了亿纬锂能提供的电池方案,长续航版本则仍采用比亚迪电池。此次亿纬锂能供应的是传统方形电池,相比比亚迪的短刀电池,方形电池排布更灵活,对底盘适配能力更强,可降低开发成本。


16、9月18日,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签署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完成授牌仪式。据悉,双方将在电池安全、超充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携手拓展国内外业务,共同推动电池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将为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高性能、高安全、高品质的动力电池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三元锂电池、M3P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为理想汽车打造高端智能电动体验注入核心动能。


17、近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产业园的日信锂电设备精密制造基地完成投产。据介绍,日信锂电设备精密制造基地由肇庆市日信高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2亿元,主要生产锂电池极片成型模具、汽车五金冲压模具和自动化零件加工、锂电池精密裁切刀具、锂电池设备精密零件等,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3亿元


18、近日,山东省烁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磷酸铁锂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已正式投产。资料显示,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49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4亿元,二期工程计划投资35亿元。据悉,一期年产2.8GWh磷酸铁锂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入选山东省2024年重点项目,现已投产。



储能

1、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222GWh,新增备案665GWh,同比增长120%,其中GWh级项目多达122个。储能企业新增海外订单规模达163 GWh,同比增长246%。


2、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1473座总装机规模62.13GW/141.37GWh。到今年6月末,国内新增新型储能装机已突破100GW


3、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246.4 GWh,同比增长115.2%,其中,中国储能电池出货达到232.03GWh,同比增长118.4%。中国储能电芯企业的全球领跑地位在数据中得到淋漓展现:232.03GWh的出货量占据全球94.16%


4、成都启动2024年储能项目运营补贴的申报工作,拟对2023年以来新建投运的储能项目(抽水蓄能项目除外),按年实际放电量给予0.3元/千瓦时的运营补贴。装机规模5万千瓦以下的储能项目年度最高补贴为500万元,装机规模10万千瓦(含)以上的项目年度最高补贴为1000万元


5、9月12日,由内蒙古磴口蒙能电储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蒙能电储)投资建设的磴口县40万千瓦/16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据悉,该项目建设容量40万千瓦/160万千瓦时,技术路线由0.1万千瓦/0.5万千瓦时液流电池、39.9万千瓦/159.5万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组成;配套建设1座220kV储能升压站及其他配套附属设施,用地面积12.1634公顷,总投资12.9亿元,计划2025年12月底建成投产。


6、近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经济开发区重大产业项目签约活动上,4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超过40亿元。据介绍,本次储能系统集成制造与综合能源服务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将新建先进储能集成智能制造生产线,规划生产移动储能系统10,000套,工商业储能系统10,000套,PACK及储能模组10万套。



光伏

1、 习主席:到203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2、中方将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在未来5年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国家一道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3、国家能源局:1-7月,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83亿千瓦,总装机达到21.7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近六成;发电量2.1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接近全国总发电量的四成;风电光伏发电量1.3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24.9%。


4、国家能源局:“十四五”期间,中国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实现了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这其中,新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两个“50%”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近50%,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5、国家电网发布2025年度第1次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转付情况的公告,下发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4,618,314万元。其中太阳能发电2,158,916万元


6、截至2024年底,全国在运交通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达3326个,总装机容量超2.24GW,其中公路光伏占比高达76%。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测算,全国公路光伏潜在开发规模可达943.7GW


7、德意志银行:中国光伏行业有望延续复苏态势,预计从9月开始,顶级多晶硅生产商的利润率可能会转正。硅片生产商则在预期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情况下积极建立库存。


8、IEA:全球电力需求正以远超能源总需求增速的态势强劲上扬,2025年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增长3.3%,2026年将达3.7%可再生能源最快2025年、最迟2026年将首次超越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2024~2026年期间,太阳能光伏与风能在全球发电量中的总占比将从15%提升至近20%


9、EIA:2025年美国电力装机将迎来创纪录的一年,新增容量将达到64吉瓦。其中几乎所有新增电力均为零排放电源,太阳能居首。太阳能装机上半年新增约12吉瓦,而下半年预计将再新增21吉瓦


10、到2035年,加拿大预计将新增太阳能光伏17GW至26GW,储能装机量也将增长12GW至16GW。2035年至2050年,太阳能、风能及储能的总装机容量还将进一步提升50%-60%。届时,风能与太阳能发电在加拿大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从目前的10%提高至21%,其中风能增长尤为显著,预计新增30GW–51G。


(以上行业新闻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及立场,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疑问的,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END-


分享至: